金色的年华献给挚爱的事业——记99级美术学系金秋采访

作者: 时间:2013-10-17 点击数:

  通讯员 喻芳)2013722日下午三点,美术学系社会实践小组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见到回访母校的99级美术学系的前辈们了。十年前的他们从母校毕业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十年后,莘莘学子回到这曾经学习知识、寄托梦想、享受青春的地方。而我们也有幸见到了我们的采访对象金秋学长。金秋学长2003年毕业于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美术学系,同年入职新京报,参与创刊创办艺术版,十年专注于当代艺术、舞台艺术、文博领域报道,现任新京报文娱新闻副主编,主持新艺术月刊采编工作。见到金秋学长时,他那新闻人特有的敏锐眼神和永远微微上翘的嘴角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另辟蹊径,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多数美术学系的毕业生会选择去博物馆或者做研究,而金秋学长却选择了去报社成为一名编辑。学长告诉我其实2003年的时候,金秋学长也和同学们一样考了中央美院尹吉男先生的研究生,专业成绩还是名列前茅的,但是英语略微薄弱,于是与央美失之交臂。在那之后金秋学长尝试着不读研究生不读博士,是不是也可以走一条自己的路。同年十月,光明日报集团和南方报业集团合作筹备创刊《新京报》,当时在北京招人,其中文娱新闻部需要艺术版的编辑。金秋学长大学四年的艺术熏陶和对当代艺术的关注以及曾在那时美术同盟主论坛做过版主的经历,为入职的面试增色不少,也为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做好了铺垫。

   

二、摆正心态,才是重中之重

  说道这十年的工作,金秋学长强调心态的重要性。也许将来我们会遇到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但这并不能成为放弃的原因和失败的借口。因为只要用心去做,努力专研,一定会去的成功。金秋学长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最好的证明。中国从来不缺精英文化,也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但是大众审美的水平对现代艺术的理解还十分有限学长希望在新京报做文化艺术报道,以专业的视角通过大众传媒的渠道,向普通读者传递艺术的知识和常识。经过多年的坚持,一定能改变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帮助大众提升审美口味,了解当代艺术也是值得追求的价值。也许美术学专业的同学不屑于做这一行,而是选择做艺术史学者、批评家。但是从长远意义上讲,做新闻,当编辑并不比当一个艺术史学者、批评家、策展人卑微。对于中国的艺术环境发展来讲,也许很多人注定想做金字塔的尖端,但我也有兴趣去夯实金字塔的基础。”这是金秋学长在这十年的工作中一直坚持的信念。 

  采访的最后,金秋学长结合自己十年来的工作经验给出了一些建议。找到感兴趣的专业知识点,用心专研,打好专业基础。多多接触社会,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情商比智商重要。找到的级的平台,给自己一个定位很重要“认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理想,制定阶段性的短期规划,稳步前行。”学长强调,“不要频繁更换工作,取得经验、资源、认同的唯一途径是积累。坚信自己,坚持自我,坚强自身,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08991号